這是一張很常見、令人苦惱的設計稿,核心內容直接塞滿了整張設計稿,當你的視窗寬度小於 (1440 - 50 * 2)px
時,內容就會貼齊視窗邊緣,並且此時離手機版設計稿還有不小的差距,很難在視窗寬度 1340px
的時候就用 375px
的設計稿去切版,這時就真的挺苦惱的 :(
有聽過一些工程師會稱這張設計稿是一張沒有安全區域的設計稿,所謂的安全區域是指設計稿上中間放一個矩形框,當視窗寬度接近安全區域時,可能已經差不多要換成下一張設計稿來顯示了,這個區域的大小沒有一定,通常就是一個感覺,例如 1440px
的設計稿抓個 1000px
差不多,而你的主要資訊應該要放在這個安全區域中,如在視窗寬度縮小時,排版變動的機率就會比較低。
當處理這種沒有足夠安全區域的設計稿時,經常會經歷一段前端工程師與設計師的激烈溝通環節,也就是當核心內容無法完整的放進視窗中時該怎麼處理,以這張設計稿為例:究竟是要讓左右兩邊同時縮小整個放置空間呢?還是要縮小文字呢?還是要改成上下排呢?...等,拿出各種 RWD 法寶出來通靈。
通靈完後要交付時,就會遇到最煩躁的問題,甲方或公司高層看過的設計稿是 1440px
與 375px
,但他的視窗寬度肯定不是剛好這個尺寸,接著很可能就會質疑你切出來的版怎麼跟設計稿不一樣,經常就在此時產生爭執,這就是切版日常,總之就非常麻煩。
我在剛入行時也經常在處理這種很無奈的問題,直到有一天我發現瀏覽器已經不再限制字體最小 12px
後,便開始了我的等比縮放摸索之旅!從此之後,我便開始有能力追求我心目中的 pixel perfect 了,如果不一樣,那一定是 safari 的錯 😆
我認為所謂 pixel perfect 不是你的數值完全一模一樣,因為那絕對不可能,只有在視窗寬度跟設計稿寬度一樣的瞬間才有機會一模一樣,而且也沒有人真的會去比對你的網頁到底差了幾 pixel,如果有的話,那我一率建議快跑。
我心中的 pixel perfect 是:付你錢的人所看到的設計稿跟你交付的頁面「感覺」是一樣的,那就夠了!
我經歷了幾年的前端生涯,慢慢琢磨出了一套工作流,而我將在接下來的三十天中,儘量用淺白的文字,從 0 到 1 的分享我這幾年所使用的等比縮放設計稿實踐,並且最後會介紹一個完全沒有人知道,但是卻是支撐這套工作流的秘密武器,讓想嘗試的你可以很快的應用在自己的工作流程中,希望大家從那之後就不再被甲方質疑切版不準了!